
2月15日,西安交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和平在前线第20天。她随陕西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目前在武汉市第九医院重症病房工作。作为一名医生,她在医院看到了工人和志愿者的辛劳。作为一个外地人,她在下班后看到了更多人的付出。以下内容摘选自她当天的日记——

早上去查房,碰到工人师傅换氧气筒,看见他把一筒筒的氧气摆放整齐,护士长悄悄告诉我,昨天夜班期间,这位大叔给我们病区送来了50余筒氧气,忙了一整夜。这还只是我们一个病区,想到医院里有那么多楼层,他得有多辛苦。查房后,我又遇到接送患者去做CT检查的志愿者,因为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遮挡的缘故,我们只能是“相见不相识”了。
前两日,我们全程诊治的病区里第一例患者痊愈出院前,我打电话与他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联系,电话那头是位女同志,听起来有些疲惫,但当我将患者出院的消息告知后,她立刻激动起来,说这是社区第一位出院回家的新冠肺炎患者,并对我表示感谢。
下班后浏览新闻,从电视和网络新闻里我知道,社区的基层工作人员近期都是没日没夜在工作,能给社区带去这个好消息,我很激动。好消息鼓舞了她,她也鼓舞了我。
也是那天,因为忙患者出院的手续,加班后回到驻地已很晚,在一楼大厅服务的志愿者一边给我测体温、喷杀消毒,一边问我怎么回来得这么晚。我告诉他们,今天病区有了第一个出院患者,这位志愿者高兴地叫了起来,另一位则赶快张罗着给我热盒饭。
吃着晚餐里的洋葱炒鸡蛋,我不禁想到前两天的电视新闻里曾提到,新疆用火车给武汉送来了皮芽子(新疆人称洋葱为皮芽子)。此刻,餐盘里的洋葱也许就是新疆运来的那些吧?
我上班的武汉九院离驻地并不远,偶尔没赶上班车,下班也会走路回驻地,有时候会遇见飞驰而过的汉警快骑。途经中百连锁超市,依然还在开门营业。有个队友因为长时间佩戴口罩和护目镜,面部过敏,去买药,街上的药店也开着门。虽然街道上的车辆、行人很少,但街面很干净,医院里的保洁人员也在辛勤工作着,清扫楼层,收拾垃圾。这些生活的细碎场面,还有夜里窗外的万家灯火,都让我觉得莫名的安心与温暖。
1月26日,有记者在武汉街头直播时,面对几乎空无一人的街道数度哽咽,反复说“武汉快点好起来”。那一天,是我们抵达武汉的第一天。这些天来,这个城市很安静,但我知道,安静的背后,有无数平凡的普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努力和付出,维持着城市的运作。那干净的街道,那灯火通明的夜晚,那水龙头里的热水,那下班就吃到的饭菜,都让我感到,在我看不见地方,有他们的付出。这座城市,因为有了每一个默默努力的人,有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帮助,而变得充满希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这是今年最流行的一句话。作为一个外乡人,我坚信武汉很快会好起来。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工作室 邱超奕、王妮整理)

                    
                        
                
                            
            
 电话 : 010-65367464
 邮箱 : info@hubp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