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入驻

电话 : 010-65367464

邮箱 : info@hubpd.com

入驻流程:

前期沟通 获取资料 签署协议 实施对接

“党媒平台”客户端
手机扫描二维码 或 点击这里 进入下载页
雷锋日:你们惦念的家人,我们帮你们看望了

雷锋日:你们惦念的家人,我们帮你们看望了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郭彤彤 秦祖泉 苏艺
2020-03-06 17:33

3月5日上午,在和县的多个居民家中,先后出现了一群志愿者。这些居民有老人,有孩子,虽然年龄不同,身份各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有亲人在武汉抗疫一线。

为了能让来自和县的医务工作者在在湖北一线安心抗疫,团和县县委、妇联组成了志愿者团队,来到医务人员的家中,除了看望和慰问,更多的是帮他们解决实际的生活难题。

妇联主席为司有为老人送上鲜花

你担心的父亲:以你为傲

司有为老人今年72岁,神采奕奕,花白的发间戴着皮帽,眼神里总是含笑,他的女儿司怡是和县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司怡在一线抗疫,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家里的老爷子。

“我的父亲是名老党员,我报名的事儿,他很支持。但我也最放心不下他。他现在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我只能每天给他个电话。”当团和县县委副书记戴青联系司怡时,司怡这样说道。带着司怡的惦念,戴青联系了妇联和由研究生、老师、理发师等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在学雷锋日这天探望了老人。

“我女儿始终很乐观,电话里没听她跟我说过一句累。”老人骄傲地说,他在新华社发的一篇文章上看到了女儿的名字:“全国2000多个县,那么多优秀的护理人员,出现了她的名字,很不错。我跟她说不要担心我,好好坚持到最后。”

志愿者给老人送来了鲜花,水果,口罩,除此之外,还有一份特殊的礼物,去年司怡荣获“三八红旗手”的荣誉证书。临走时,一名理发师志愿者还给老人留下微信:“有需要随时找我,我们会免费上门帮您理发。”

志愿者龚德凤在教徐敏的弟弟徐鑫作业

戴青将感谢信送给徐敏的父母

你调皮的弟弟:很喜欢你

“你这个英文字母可得写规范些。”和县姥桥镇一所村庄的院子里,一条简单的长板凳旁,志愿者正给一个12岁的男孩辅导英语课业。虽然只有一个小时,但却是这段时间孩子在网课外接受的首堂“线下课”。教课的是来自该县濮集中心小学的英语老师龚德凤,这次她教的“学生”,是和县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徐敏的弟弟——徐鑫。辅导结束后,龚德凤给徐鑫送上一套书,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有问题随时问我。”

“年轻就得干事啊!”徐敏的父母说起话来热情而开朗。对于家里第一个工作的孩子,父母没有太担心,“农村里出来的孩子,没多娇惯,她在那边肯定能吃下来苦,我们相信她。”

倒是远在武汉的徐敏,很担心家里边。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回来,第一时间就是去看日思夜想的家人:“最担心的就是那个弟弟,也不知道不上学在家怎样。”

徐敏在家很“管事”,总是和弟弟妹妹念叨,要好好念书。调皮的弟弟徐鑫撅着嘴抱怨:“姐姐在家啥都管,我们经常打架!”虽然姐姐爱唠叨会打闹,徐鑫还是会说,自己很喜欢她:“现在,我在手机新闻也能看到姐姐呢!”抬脸时,小小的脸盘上洋溢着骄傲。

你挂念的妻子:要你平安回来

在县血防站,志愿者们将慰问品和感谢信交到了医疗队医生常勤柱的妻子杨春梅手中。

“一开始,我没想到50多岁的他还会去那个地方。”杨春梅说。丈夫出发的那天,她只将丈夫送到楼下,便没敢再送。

知道妻子担心,常勤柱一到武汉安顿下来,便给妻子发照片发视频,告诉她一切安好。杨春梅放不下。丈夫刚去的那几晚,她整夜整夜睡不着。之后的日子,话不多的常勤柱隔天便给妻子打电话“汇报”工作情况,做思想工作。“现在心里好多了,不再那么焦虑。”当问起想对前方的丈夫说些什么时,杨春梅深吸了几口气,口罩有些抽动。她忍回了眼泪,看着前方:“只希望,他能平安回来。”(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来稿)


本文由 融合号 编辑发布
分享
热门新闻
 
广告
联系我们
010-65367464(机构入驻)
010-65367469 65367470(渠道合作)

邮箱:info@hubpd.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