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1日,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农鲤众鑫种植专合社的负责人杨斌带着5名“飞手”,操纵着6架无人机飞翔在一片绿油油的小麦上,仅用了12分钟就完成了300亩麦田的喷洒。
“无人机植保既避免人群聚集,又高效安全,让农民宅家也能干农活。”杨斌对自己的“作战队伍”非常自信。据了解,孝泉镇已集中利用15天时间完成了全镇小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其中飞防占比高达70%,小麦长势良好。

为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田管,德阳市旌阳区多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业。为减少田间人员聚集,农业无人机等高效植保器械成为今年病虫害防治的主力军。
“今年小麦病虫害防控形势复杂,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另一方面气候因素影响巨大。”孝泉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斌说,“去年秋季多雨、冬季偏暖,田间湿度大,小麦病虫害更易发生。”为确保粮油全面丰收,孝泉镇依托本地3支农业专业服务组织,成立一支50余只无人机的“飞防特种作战队”,充分利用无人机喷药精准高效、成本低等优势,全面开展小麦统防统治。
旌阳区各镇(街道)、村还充分利用广播、微信等媒介,开展小麦、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知识宣传,一个电话、一条语音,就能让“飞防特种作战队”飞入田间地头开展上门服务作业。
据旌阳区黄许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廖洪兴介绍,由于疫情原因,该镇建立农业工作微信群,先通过网上排查的方式,确定是小麦条锈病,再实地查看,最后请植保机来飞防打药。
“疫情期间,无人机植保设备可以避免田间人员的密集接触,除了帮助农民从耗时耗力的农活中解脱出来,还能提高作业效率。”旌阳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李听表示,“‘指尖上的田管’,让农民真正告别‘三弯腰’。”
(供稿:川报观察)


电话 : 010-65367464
邮箱 : info@hubp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