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名称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蓝牙物联网体温监护系统
2. 申报单位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
3. 案例简介
在疫情期间,医院建立隔离区收治疑似新冠患者,在隔离区内,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需要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医学观察和治疗,测体温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医生了解病情和治疗都有参考作用。传统的体温计只能采用目视读取、手工记录的方式,医护人员频繁进出隔离病房进行体温测量工作,不仅体力消耗大,也增加了交叉感染风险。 为了安全、快速、高效地实现对隔离病区病人的体温检测,我们研发了蓝牙物联网体温监护系统,系统应用可穿戴式智能体温帖实现了体温监护功能,体温24小时监测,温度精准,通过蓝牙物联网传输到医护工作站,减少医护人员和隔离区患者的接触,大大减轻医护人员测量体温的工作量,体温信息还实现全院授权共享。
4. 案例解决的痛点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院建立三个隔离区共160个房间用于收治疑似新冠患者,在隔离区内,医护人员对每一位患者进行测体温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便于医生了解病情和治疗都有参考作用,但对于隔离区的患者,都是经过医生初步诊断为疑似新冠肺炎或者是有密切接触史(无症状)的患者,医护人员近距离接触患者具有很高的接触感染的风险,保护医护人员安全是全国家卫生健康委非常重视的工作,2020年2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的通知》,除了按标准落实防护措施外,减少近距离接触也是简单有效的防护。 传统体温测量主要使用水银体温计和红外体温枪这两种模式,均存不同程度的“缺憾”:1、只能采用目视读取、手工记录的方式;2、均需要近距离接触患者,每日需要进行2-6次的体温测量,医护人员频繁进出隔离病房进行体温测量工作;3、隔离区收治的均为特殊群体患者,均需要进行测温工作,收治人数越多,工作量越大;4、红外体温枪存在体温不够精准、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的缺陷。这些“缺憾”在疫情期间会增加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从而转变成了需要解决的“保护医护人员安全”的痛点和难点。
我们研发的蓝牙物联网体温监护系统,安全、快速、高效地实现对隔离病区病人的体温测量,该系统应用可穿戴式智能体温帖实现了体温监护功能,采集患者腋下体温,温度精准(误差<0.1度),患者无不适感,不影响活动(包括吃饭、洗澡等),实现24小时监测,通过蓝牙物联网直接传输到医院数据中心,医护人员在办公区就可以随时查看患者的体温情况及体温变化等,并具有体温异常自动报警功能,且不管有多少患者,整个隔离区的体温情况都能一目了然,减少频繁进出隔离病房进行体温测量的次数,减少医护人员和隔离区患者的接触,大大减轻医护人员测量体温的工作量,患者人数越多,越能体现其优越性,有效解决上述的痛点和难点问题。
5. 案例应用场景描述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十分严峻,本次疫情具有传染性强、患者病情变化快的特点。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信息科联合深圳市医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针对本次疫情为病患和医护研发了“蓝牙物联网体温监护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系统由电子体温贴(新冠版)、蓝牙无线基站、护士站体温监护看板、采集模块、显示模块、消息模块、统计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等功能模块组成。钮扣大小的电子体温贴自动采集患者体温,采用蓝牙技术将体温数据实时上传到系统。护士通过系统与患者“零接触”进行体温监测和记录,大大提升了医护人员重复测量体温的效率、减少手工填写误差、更有效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系统与医院HIS系统进行对接,自动调取患者信息。将电子体温贴编号与患者信息进行绑定后配带在对应患者的腋下,实时的采集患者的体温数据并上传系统。护士通过电脑、护理大屏、移动IPAD端实时查看隔离病区每个床位病人的体温。电子护理大屏显示全部隔离区病人,每个病人以方格表示,方格内显示病人的床位、姓名、体温。报警级别从高到低分别以红色、橙色表示,正常体温为绿色,报警级别越高排在越靠前,方便护士观察。监控页面每分钟会自动刷新。一旦患者发生病情变化,系统还会根据制定的规则自动发送短信到值班医生和护士,保证医护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多渠道锁定患者病情。更大程度的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医院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的统计功能模块,可查看病区中超高热、高热、中热、低热病患人数及其分布,快速地了解病区内患者的发热情况,合理分配护理人员工作。 数据分析模块通过系统自动记录患者的体温数据,可以持续监控患者体温,通过各类图表将患者体温变化进行可视化呈现,让信息化为临床一线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撑。 体温帖在患者解除隔离后进行回收,经过酒精消毒、高温消毒等步骤后,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6. 案例实施成果及社会影响
蓝牙物联网体温监护系统自2020年3月11日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的疫情防控隔离区上线以来,共为183位隔离患者进行实时监测,每3分钟自动测量一次,最高单日同时监测患者人数达21人,系统最长单个病人持续监护时间为72小时,累计采集病人有效体温5万多条,其中记录体温异常的数据达1.5万条,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体温信息检验疗效,并对有需要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干预。 根据183位隔离患者的具体情况,按照以往测量体温的方式,每人每天需测量2-6次,平均每天3次,共需要测量549次,每次约需要10分钟,共计需要耗时5490分钟。蓝牙物联网体温监护系统上线以来为护理人员减少549次近距离的接触,减少549次走路的负担,减少了5490分钟(91小时)测体温的工作时间,减少了549次记录体温操作,在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紧缺,护理人员需要穿着密封的防护服,正常的走动都有困难,还可能遇到刮风下雨天气,要走楼梯,甚至连呼吸都有点吃力,以上的看似很小的举措,却能真正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风险。 蓝牙物联网体温监护系统上线后,充分展现了连续长时间测温、数据精准、集中监护、随时查看、体温异常自动报警、高效率、减轻工作量、降低风险等优越性,获得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蓝牙物联网体温监护系统具有高可复制性,应用场景广阔,除了应用于疫情防控隔离区外,还可扩展到医院的所有科室使用,可以普及到所有住院患者,特别是重症监护室(ICU)、儿科、新生儿科等,另外还可扩展到居家使用,特别是有发热的人群,在家里就可以监测体温,并可与医院或签约社康(社区)联网,可以扩展成蓝牙物联网体温监护大平台,成为互联网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蓝牙物联网体温监护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先进有效的方式进行体温测量,有可能会替代水银体温针,改变常规体温测量成为一种新型环保测温模式,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