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指尖上采购”助力抗疫复产
国电物资集团有限公司
2020-05-13

1. 案例名称

国家能源集团“指尖上采购”助力抗疫复产

2. 申报单位

国电物资集团有限公司

3. 案例简介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能源集团物资公司依托布局全国的远程评审系统,发挥国家能源e购商城主渠道优势,克服困难协调防疫物资,实现了防疫“不停工”,审批“不接触”,服务“不打折”,监督“不缺失”,累计调配口罩610万只,消毒液、酒精9.8万公斤,医用手套93万双, 防护镜8800付,防护服6200套,测温枪2500台,有效保障了系统内各项目单位、尤其是湖北疫区单位防疫物资供应。人民网、新华网、旗帜等中央媒体也分别报道了国家能源e购电商化采购和远程评审系统在疫情期间发挥的独特作用。

4. 案例解决的痛点

新冠肺炎发生以来,防疫物资采购渠道堵塞、货源短缺,无法通过传统方式第一时间获取物资。同时,“少出门,不聚集”是群防群控的刚性规则。而非招标采购评审则必须成立由采购人、评审专家、采购专责等多人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集体审查、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如何足不出户就能进行集体评审?如何对分散、异地、大量的评审项目进行采购监督,成为疫情期间各单位抗疫保生产亟待解决的难题。国家能源e购依靠其主渠道供应优势和遍布集团区域各单位的远程评审系统,有效解决了以上“痛点”问题。

5. 案例应用场景描述

物资保供实现“高质量,不打折”。积极发挥国家能源e购商城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采购优势,打通“端对端、点对点、去中间化”的供应主渠道,确保防疫生产物资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稳定供应。利用商城大数据分析,及时精准推送商品及采购信息,确保所有采购订单能够得到及时快速响应。加强与顺丰、EMS等第三方物流企业紧密合作,大幅提高配送和服务效率,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检修物资及时供应。 远程评审实现“少出门,不聚集”。国家能源e购远程评审系统由采购机构侧的主评审室和子分公司、项目单位侧的分评审室组成。评审小组成员只需在当地评审室,登录评审系统,即可进行查看文件、视频讨论、独立打分、生成报告、签字确认等操作,足不出户,分散协作,高效完成采购评审任务。 远程监督实现“高效率,无盲区”。通过国家能源e购远程监审系统,采购监审人员可以在监审中心以及具备网络环境的办公场所,甚至在家中都可以通过集团VPN登录系统实现远程监督。与此同时,监审人员还能够实时在线监督评审过程,对评审表格、评分明细、评审结果进行复核,对评审音视频录像进行监督抽查。评审室360°无盲区拍摄的画面、采集的声音,也都可以通过集团广域网传输到各级监审中心大屏,进而实现采购监审人员高效率、无盲区完成评审监督工作。

6. 案例实施成果及社会影响

一是有效调配防疫物资资源,为集团公司疫情管控提供坚强保障。疫情发生后,国家能源e购商城充分利用规模优势、渠道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对接日照三奇等防疫物资生产厂商,全力开展防疫物资线上线下资源调配,做到了“价格不上涨”“质量不降低”“供应不间断”。截止4月9日,物资公司共计调配口罩560万只,消毒液、酒精9.4万公斤,医用手套93万双, 防护镜8800付,防护服6200套,测温枪2500台,有效保障了各项目单位、尤其是湖北疫区单位防疫物资供应。紧急供应兰州热电和国华呼伦贝尔电厂等多家项目单位设备抢修物资,确保了疫情期间项目单位生产保供“不耽搁”。

 二是实现了防疫“不停工”,审批“不接触”,监督“不缺失”。疫情期间,依托遍布集团公司各项目单位和子分公司的远程视频评审系统,评审人员和专家足不出户,只需在当地评审室,即可在线分散协作完成采购评审任务。监审人员通过远程评审系统,可实现全流程电子化集中管控、实时在线监督评审。同时,国家能源e购平台可通过外网访问,业务操作不受场景限制,实现远程操作。疫情发生以来,利用远程系统评审采购项目5355个,参评人员达4100余次。非招标采购形成订单20428个,采购金额71亿元。商城累计下单34194个,采购金额7.5亿元,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非招标采购业务的正常开展,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