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名称
山西省人民医院:基于“互联网+”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战疫格局
2. 申报单位
山西省人民医院
3. 案例简介
山西省人民医院秉承“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加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好信息化支撑作用,构建线上线下、院内院际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推进产学研共同发展。在隔离病房,划分医疗生活区域,双部署信息化实现资源互通共享;建立专病结构化电子病历,更好的推进新冠肺炎的科学研究;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便捷就医,缩短在院无效时间;强化数据采集,推进临床科研分析;开展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保障患者疫情期间的健康医疗,减少群众的恐慌和盲目就医行为;应用远程医疗服务平台,线上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教育,科技助力援鄂医疗队,筑牢后备力量,师生共享疫情经验;增设疫情防控专栏,发布疫情防控动态。
4. 案例解决的痛点
疫情就是命令,保障医疗服务,就是战疫的使命。在这场战疫中,医疗信息人坚定信心、直面问题、快速行动、不甘落后,密切结合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避免人员密集接触,充分发挥好信息技术,在便捷流程、业务保障、数据采集、网络建设等方面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第一,隔离病房双区域部署信息化,开通无接触线上支付,缩短在院无效时间,避免患者因缴费往返收费处或现金交易而引起的交叉感染风险以及医务人员因病历流动而导致的交叉感染。
第二,对感染疾病科与发热留观室上线了针对疫情的专科结构化电子病历(门诊、住院),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第三,设立疑似新冠肺炎预警,控制院内感染。
第四,开展网上问诊咨询服务,为百姓提供免费的疫情线上问诊咨询服务及疫情防控知识,及时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减少盲目就医行为,也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五,借助山西省人民医院远程医疗平台,对疫情期间感染的肺炎患者开展在线远程会诊、远程医疗影像诊断等远程服务,为援鄂医疗队和基层医护人员提供患者影像参考意见和远程救治指导,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第六,设立“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专栏,传播防控疫情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和防控疫情科普知识,弘扬正能量,使大众更了解新冠肺炎,降低恐慌。
第七,建立智能诊疗舱,以AI问诊为核心,通过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先进技术手段自动生成问诊问题,逐级深入全面了解就诊者症状信息,整合自助式基础生理指标检测设备,并根据问诊及检测结果智能建议就诊科室,一站式完成分诊、挂号、缴费、基本生命指标检测、医生视频连线、在线开药、开检验化验单等功能,为就诊患者提供安全、便捷、高效自助服务。同时,还具备紫外消毒功能。
5. 案例应用场景描述
场景一:第一时间在发热留观室采取隔离区与生活区双部署网络、内网电脑、打印机及相关系统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避免医护人员因人员与病历流动而导致的交叉感染。并依托“互联网+”优势,利用微信、公众号、APP扫码支付,避免患者因缴费往返收费处或现金交易而引起的交叉感染风险。
场景二:上线针对疫情的专科结构化电子病历(门诊、住院),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场景三:设立疑似新冠肺炎预警,控制院内感染。在院内感染管理系统中,通过住院病人体温、症状、病程记录等内容自查自筛和预警提醒功能,实现新冠肺炎的院内感染监控,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场景四:开展网上问诊咨询服务,做好疫情期间的医疗保障。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开通“肺炎专区”,同时增设扫二维码直接进入肺炎问诊专区通道,为百姓提供免费的疫情线上问诊咨询服务及疫情防控知识,及时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减少恐慌和盲目就医行为,也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场景五:借助远程医疗平台,保障疫情期间的诊疗服务。开展了多次晋鄂医疗专家多学科“云会诊”,准确分析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积极的帮助,也为武汉山西医疗队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场景六:疫情期间组织全院200余名临床医学研究生与湖北抗疫前线老师“面对面”,上了一堂弥足珍贵的医学人文教育课,为同学们漫长的医学路树立了榜样。
场景七:设立“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专栏,发布防控疫情工作部署及防控疫情最新工作情况等内容,使得社会公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疫情防控动态;传播防控疫情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弘扬正能量。
场景八:建立智能诊疗舱,开展全流程自助智能服务。AI赋能,实现一站式基本生命指标检测、问诊、分诊、挂号、缴费、医生视频连线、在线开药、开检验检查单、紫外消毒等功能,为就诊患者提供安全、便捷、高效自助服务。
6. 案例实施成果及社会影响
互联网系列服务的开展,在来势汹汹的肺炎疫情下,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也给社会和医院带来了重大考验和质量的提升。
(一)医院管理方面
(1)信息系统的部署,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撑,在结构功能上形成了医疗、服务、管理的立体网络,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加强了院内感染的控制,同时实现了医院各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自新冠防控以来,预警提醒700余次。
(2)远程医疗方式,线上医疗凝聚了更多救治资源和智慧。自2018年开展远程服务以来,远程医疗服务5000余例,包括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心电诊断等服务。2020年2月21日和3月2日,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分别开展了两次晋鄂医疗专家参与的多学科“云会诊”,充分利用院内专家团队,准确分析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积极的帮助,也为远在武汉的山西医疗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3)新冠肺炎专科专病病历模板的建立,将医务人员写病历的时间压缩,而将更多的时间应用于患者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同时结构化模式的实施,科对患者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传输、加工和共享,便于各项信息的管理、检索和统计,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科研能力。
(二)方便群众方面
(1)发热门诊全部采用面对面扫码支付方式,无需往返于收费窗口,实现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
(2)智能诊疗舱,一站式医疗服务,有效缓解患者就医时“三长一短”问题,方便患者基础生命体征的监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三)社会影响方面
山西省人民医院开展的系列信息创新服务,在疫情期间,进一步凸显了线上诊疗、电子病历、电子处方、患者数据追踪和分析等功能。远程医疗服务开展,真正地实现让医学专家通过信息技术跨越地域、时空提供医疗技术指导,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区域共享,推进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互联互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