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应用助力四川就业战疫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0-05-15

1. 案例名称

信息化应用助力四川就业战疫

2. 申报单位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3. 案例简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四川人社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稳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依托信息化建设成果——四川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V2.0(以下简称V2.0版系统),利用“大数据”“云技术”,以生物认证、电子签章、电子档案为支撑,通过V2.0版系统中的“四川e就业”微信服务号、网上办事大厅、四川公共招聘网,做强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将疫情对就业的冲击降到最低,全力维护全省就业局势稳定。

4. 案例解决的痛点

(一)紧扣企业复工复产,大力开展网上“春风活动”。因疫情防控需要,我省紧急叫停了线下招聘会、人力资源市场等群聚型活动和场所,为切实解决复工复产中招工难、求职难的实际困难,我们利用V2.0版系统省级应用集中的优势,以四川公共招聘网为平台,大力开展网上“春风行动”,推动线下求职招聘转为互联网招聘,大力推广远程面试,向远程面试、网上签约、定向推送等数字化求职招聘模式,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二)紧扣“稳就业”政策落实,大力推行业务网上经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营业收入降低,用工成本增加,资金周转压力加大。国家和省上及时出台了系列“稳就业”政策措施。为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我们依托V2.0版系统,将所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业务转到“四川e就业”微信服务号、网上办事大厅进行线上经办,提供“不见面”服务的同时,保障企业及群众办理业务不受影响。     

(三)紧扣农民工转移输出,做好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服务。我们依托V2.0版系统中“四川省农民工基本信息数据库”的2400万农民工个人档案信息,通过与省卫健委“省外出务工人员健康证明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掌握农民工返乡时间、返岗计划、返岗地点等信息;与社保、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加强数据联动或核查,动态更新农民工去向。对省内转移的,加大岗位推送力度,帮助他们尽快复工返岗。对省外输出的,指导市(州)加强与沿海地区对接,积极开通专车专列,实行“一站式”直达交通服务,切实解决农民工出不了家门、进不了厂门等问题。     

(四)紧扣就业形势研判,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我们利用V2.0版系统全省应用集中、数据实时汇聚的优势,通过人社内外部门间数据共享,初步形成了就业大数据,实现了对全省城镇新增就业总数、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农民工转移就业监测、3349户失业动态监测企业岗位流失率、人社部确定的67户外向型重点企业用工等情况实时掌握。

5. 案例应用场景描述

(一)紧扣企业复工复产,大力开展网上“春风活动”。四川公共招聘网中,建立了以省本级为主会场、21个市(州)为分会场的“一核多元”网络招聘专区,实现全省实时共享求职招聘信息。我们积极联合省人才、扶贫、教育、总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汇集各部门提供的岗位信息,在四川公共招聘网集中发布,先后举办了“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高校毕业生春季网络专场招聘会等线上招聘活动,实现了疫情期间“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 

(二)紧扣“稳就业”政策落实,大力推行业务网上经办。针对企业申报的阶段性降费率、援企稳岗、就业补贴、社保补贴等业务,在系统中根据政策标准设置关联指标,通过与社保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企业后,主动告知,同时,减化申办流程,精简办事材料,确保企业早享受、早受益。针对个人申报的失业保险金、技能提升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业务,将线上申报和操作流程在“四川e就业”微信服务号、网上办事大厅、公共招聘网等平台发布,利用人脸识别、部门间数据共享、电子材料复用、金融交易平台对接等信息技术,确保资金业务办理安全便捷。 

(三)紧扣农民工转移输出,做好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服务。依托V2.0版系统中“四川省农民工基本信息数据库”的2400万农民工个人档案信息,通过与省卫健委“省外出务工人员健康证明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掌握农民工返乡时间、返岗计划、返岗地点等信息;与社保、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加强数据联动或核查,动态更新农民工去向。     

(四)紧扣就业形势研判,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利用就业决策分析系统,通过不同分析角度自由组合数据分析指标,使就业形势分析更加快速便捷、科学精准。疫情期间,根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约稿需要,及时报送了就业形势分析专报,为省委省政府全面准确掌握就业形势、及时出台“稳就业”13条等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6. 案例实施成果及社会影响

(一)紧扣企业复工复产,大力开展网上“春风活动”。全省共组织2万余家企业开展线上求职招聘活动943场(次),发布岗位信息153.34万个,线上访问量达421.6万人(次)。     

(二)紧扣“稳就业”政策落实,大力推行业务网上经办。今年以来,共通过线上办理业务22万余笔,发放失业保险金 8997万元,全省兑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9.14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734万元。     

(三)紧扣农民工转移输出,做好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服务。今年以来,根据收集数据信息有针对性的开行农民工专车2.9万辆、专列(厢)55列、专(包)机16架,运送农民工52.57万人。目前,全省农民工全省已有1895.29万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总返岗率93%。其中,省外返岗718.73万人,居全国前列,省内返岗1176.56万人。     

(四)紧扣就业形势研判,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我们利用V2.0版系统全省应用集中、数据实时汇聚的优势,通过人社内外部门间数据共享,初步形成了就业大数据,实现了对全省城镇新增就业总数、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农民工转移就业监测、3349户失业动态监测企业岗位流失率、人社部确定的67户外向型重点企业用工等情况实时掌握。根据分析研判工作需要,利用就业决策分析系统,通过不同分析角度自由组合数据分析指标,使就业形势分析更加快速便捷、科学精准。疫情期间,根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约稿需要,及时报送了就业形势分析专报,为省委省政府全面准确掌握就业形势、及时出台“稳就业”13条等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