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全国高校第二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暨新媒体C9联盟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议以“新文科,新模式,新媒体”为主题,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协办。来自全国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百余位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出席会议。

会上,《网络新媒体导论(微课版)》发布,该书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喻国明教授团队编著,是高等院校“十三五”网络与新媒体系列教材的第一本著作。记者了解到,网络新媒体专业是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巨大推动,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需要,顺应媒介融合趋势要求而产生的新闻传播类新专业。截至2021年,全国已有三百多所高校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为响应国家网络强国战略部署,推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综合改革,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新文科背景下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在喻国明教授学术团队的带领下,新媒体C9联盟成员积极探索,创新勾勒新媒体学科的发展前景,思考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发展路向,践行新闻出版人的责任与担当,共同为我国网络与新媒体教材建设和学科发展把脉把舵。
专家报告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喻国明作了题为《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着眼点与着手处》的报告。他表示,当前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媒介化是社会生活变革的第一现实,非理性已成为传播机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性因素,数据和算法成为万物互联时代控制和影响传播领域的“霸权者”,而新传播时代的内容、关系、场景是三个重要的价值维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兰围绕“算法社会的算法素养培育”进行分享。她认为,算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进一步推动了人的全面数据化,而算法下的评价体系与算法治理的影响进一步展现,我们需要在对算法不断加深的认识中,更好地驾驭算法。
与会专家学者就“新媒体课程教学模式与经验分享”进行了深入研讨。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教授指出,智媒时代需要构建网络多元主体参与的舆情与同治理机制,完善网络立法体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君华教授提出,需要建设有机复合的媒体实践创新平台,培养“π型”复合人才;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小坤教授认为,需从人文思维到数据思维,提升数据新闻课程的设计理念与实践探索;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王薇副教授表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一个前沿领域,也是一个紧密结合实践的学科,需要将扎实理论与鲜活案例有机结合;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特聘研究员马晓悦认为,新媒体营销课程不是工具实操类的课程,重点在于讲授规律性内容,在智媒体时代培养信息价值观、传播伦理和信息伦理。网易党委书记、总编辑高文,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余敬中也分别就网易“青梅计划”和快手“媒介化进程和产业融合趋势”发言。
据悉,人民邮电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曾经连续三届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也是工信部首家“全国文明单位”,是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出版社之一。人民邮电出版社党委书记、总经理顾翀介绍,人民邮电出版社在“十三五”期间,出版了一批政治合格、内容先进、形式创新、配套丰富的精品教材,为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强劲助力。未来,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院校“十三五”网络与新媒体系列教材还将出版《智能新媒体》《网络舆情概论》《数据新闻理论与实践》《新媒体数据分析及应用》《新媒体营销》《新媒体文案创作及传播》等。


电话 : 010-65367464
邮箱 : info@hubp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