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多次做出重要部署。把普惠金融这项国家战略落到实处,需要社会多方协同、持续发力,也需要交流总结、凝练提升。
2019年,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联合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起“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19)”征集活动,以期促进中国普惠金融事业高质效发展。
本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旨在总结各地、各部门、各机构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方面的典型经验,挖掘当今普惠金融实践中最具代表性、可供行业参考和借鉴的典型金融产品和做法等,引导各类普惠金融主体积极提升商业可持续性,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促进经验交流和学习,切实提升普惠金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次主要征集四种类型案例: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典型案例、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典型案例、数字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评选将在广泛征集案例的基础上,由专家评审团初审出“入围案例”,同时参考网络投票结果,评出“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19)”,评选结果将在2019年8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与发展峰会”上揭晓。【首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回放】



中国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典型案例
有效提供组织、机制保障,有效解决因普惠金融广泛的包容性所产生的风险、成本和收益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普惠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提升商业可持续性上起到一定示范作用的案例。

中国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典型案例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包括中小企业、高校毕业生、农户、特殊人群、精准扶贫对象等在内的金融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并具备操作性和可复制性的案例。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典型案例
借助信息处理、数据通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前沿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应用,弥补传统金融手段的弱点和盲点,降低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门槛,打破实体网点的界限,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并有一定示范作用的案例。

中国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机制、产品和服务,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增加金融支农资源、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并取得成效,长期看有助于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城乡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案例。

即日起至2019年5 月28日零点,参评单位可通过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专题页面获取报名表【点击下载表格】,按要求填写表格,并在截止日期前将填好的表格及相关资料电子版(每份参评表请提供两种格式版本:签字及盖章版为PDF格式,另需一份word文档)发送至邮箱:pdif@pdmi.cn
下载报名表
(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序)
- 成家军 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副总裁
- 董希淼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 杜晓山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
- 焦瑾璞 上海黄金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
- 李玉平 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专职副会长
- 刘晓春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 潘光伟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
- 向为国 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会长、党委书记
- 邢炜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
- 杨再平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
- 杨志海 中国证监会扶贫办副主任
- 殷有祥 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
- 曾 刚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 朱进元 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